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
高血压在临床上分为两类: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2.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引发高血压的原因
1、遗传因素,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等因素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4、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
5、药物的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的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传统方式治疗高血压
一般治疗: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絮乱。
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因为药物种类繁多,不同机体对不同药物的适用性差异也较大,患者常处于“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加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长时间使用机体也会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下降。目前还没有办法能治愈高血压。
利用干细胞治疗高血压和治疗原理
干细胞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功能
人体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所构成,内皮细胞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平面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当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脱落或功能缺陷时,血管中的血小板就会产生堆积,并且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数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血栓以及高血压的形成。而且,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导致血栓和血管破裂出血。
干细胞可以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的功能,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还可以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多种活性物质,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的功能。干细胞还可以新生血管平滑肌细胞,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恢复血管的顺应性,增强血管功能。
新生心肌细胞,恢复心脏功能
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工作型心肌、传导型心肌和分泌型心肌细胞所构成,工作型心肌有节律的收缩完成了心脏的射血功能;传导型心肌产生冲动并传导到各心房、心室;分泌型心肌细胞产生如:心钠素、脑钠素、抗心律失常肽等活性物质调节心脏和血液,当功能受到影响,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从而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干细胞可以分化如肝脏细胞、肾脏细胞、胰腺细胞等,全面修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干细胞新生的各种年轻健康的功能细胞可以替换掉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恢复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治疗由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干细胞是高血压患者治疗疾病有效、健康的方式。